日本女星橋本環奈當年以未滿 15 歲之姿,被拍下一張跳舞中的奇蹟美照,驚豔許多網友,紛紛盛讚她是「千年一遇美少女」。如今日本時尚圈又出現了一名年僅 13 歲,卻有著令人窒息的超齡美顏模特兒 Sakura kirsch,她那純真的大眼加上甜美的笑容,立刻吸引許多粉絲,就連媒體也盛讚她為「奇跡の 13 歳」(奇蹟 13 歲),爆紅程度可見一斑。▲年僅 13 歲的瑞士、日本混血兒 Sakura kirsch,靠著超齡的美貌席捲日本時尚圈,日本媒體也盛讚為「奇蹟 13 歲」!(圖/翻攝自 Sakura kirsch IG)▲年僅 13 歲的瑞士、日本混血兒 Sakura kirsch,靠著超齡的美貌席捲日本時尚圈,日本媒體也盛讚為「奇蹟 13 歲」!(圖/翻攝自 Sakura kirsch IG)根據日本媒體報導,父親是瑞士人、母親為日本人的 Sakura kirsch,雖然年僅 13 歲,卻有著 166 公分的高挑身材。從小住在日本,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曾經移居瑞士 3 年的她,在回到日本後利用暑期去打工當模特兒,沒想到卻瞬間爆紅,人氣扶搖直上。▲年僅 13 歲的瑞士、日本混血兒 Sakura kirsch,靠著超齡的美貌席捲日本時尚圈,日本媒體也盛讚為「奇蹟 13 歲」!(圖/翻攝自 Sakura kirsch IG)▲年僅 13 歲的瑞士、日本混血兒 Sakura kirsch,靠著超齡的美貌席捲日本時尚圈,日本媒體也盛讚為「奇蹟 13 歲」!(圖/翻攝自 Sakura kirsch IG)▲年僅 13 歲的瑞士、日本混血兒 Sakura kirsch,靠著超齡的美貌席捲日本時尚圈,日本媒體也盛讚為「奇蹟 13 歲」!(圖/翻攝自 Sakura kirsch IG)許多網友都為 Sakura kirsch 的純真氣質加上超齡美顏而傾倒,紛紛狂讚:「好像活生生的洋娃娃喔!」、「13 歲的女神降臨」、「真的是太美啦!」而對於許多人表示她明明只有 13 歲,卻有超乎年紀的美麗,Sakura kirsch 自己則笑稱,在瑞士的時候並沒有因為外表而造成太多驚訝,沒想到回到日本後,卻因只有 13 歲這件事而引發話題,覺得是個很新鮮的體驗。(編輯:王錫謙)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緊身上衣撐爆!印尼女團MV狂震「兩粒大西瓜」 下場GG了 「全台最美魚販」變超辣美人魚! 正面全露照曝光了 女優私下難搞?最美主播下海拍AV 達人揭「秒愛她」真相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翻攝自臉書。香港 / 實習記者 鄭雅存 綜合報導一名中國律師陳秋實日前為了解「反送中實情」,便獨自前往香港採訪,並且在網路上如實報導親眼所見的一切;但陳秋實卻受到中國公安、律師協會及事務所的威脅,要求他立刻返回中國。陳秋實無畏北京赴港採訪 揭發中媒扭曲的真相香港反送中風波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一名中國的律師陳秋實毅然決然,於17日隻身前往香港採訪。陳秋實認為,如此重大的歷史時刻,中國的記者是不應該缺席的,就連在18日的重大集會中,現場有近40個國家的媒體,卻找不到來自中國的記者,於是他便擔當起報導的這個工作。陳秋實指出,明明是同樣的香港反送中事件,中國當地和香港媒體的報導內容卻有著天壤之別,差異太大又偏頗。陳秋時認為,在這樣訊息特別雜亂的環境下,需要蒐集更多的訊息、交叉比對,才能夠盡量還原事實的真相。採訪未完遭緊急召回 陳秋實:3天可能毀掉3年努力沒想到20日晚間陳秋實便被緊急召回中國,他表示:「公安局、司法局、律師協會和律師事務所全都在給我打電話」,還威脅他:「你再不回來誰都保不了你」,逼得陳秋實只能匆忙飛回中國。對此,陳秋實表示相當遺憾,因為還有太多事情、太多人、太多問題,他都來不及去做溝通和採訪,更說自己太對不起中國和香港的同胞。而陳秋實也坦言,來港採訪的這3天,可能就毀掉他努力了3年的律師生涯。有同事曾問他一個律師為何要淌反送中的渾水,陳秋實則澄清,反送中的起因是一部法律該不該通過、警察的執法是否得當、立委的選舉是否合法、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是否得到貫徹執行等,明顯是法律的問題,做為一個法律人,更應該到前線研究這個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法律性衝突和糾紛。槍桿子裡出不了文明法治 陳秋實盼促進中港兩岸溝通當晚被緊急召回,陳秋實表示是為了避免牽連上司及同事,更直說:「是我自己選的這條路,我願意一個人承擔」、「自已的命就得自己扛」。另外,陳秋實也說,要建設一個文明進步的中國,不能靠暴力,只能靠法律;槍桿子裡能夠出統一,但槍桿子裡出不了文明和法治,因此盼望自己能促進中國和香港的溝通交流,不希望因訊息不對等產生誤解,而引起糾紛或暴力衝突。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北京試圖影響世界輿論 外媒狠批:中國軟實力失敗 台大醫護快閃行動 聲援香港反送中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23日專電)中國宣布對更多美國貨品加徵關稅,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企撤離中國,美中貿易戰波瀾再起,導致美股一蹶不振,道瓊指數今天大跌623點,科技股帶頭下殺,蘋果股價重挫4.6%。美國計劃另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貨品加徵10%關稅,原訂9月1日實施,川普政府為避免影響年底消費旺季買氣,上週宣布手機、筆記型電腦、服飾與玩具等消費品關稅延至12月15日加徵。不過,中國政府今天仍宣布對更多美國貨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將對原產自美國約750億美元貨品加徵5%、10%不等的關稅,首次鎖定原油,並包括黃豆、牛豬肉等農產品,分9月1日、12月15日兩批實施。另外,中國12月15日起將恢復對原產自美國的汽車及零件加徵關稅。川普隨後在推特發文表達不滿,指控中國多年來竊取美國大量金錢,並「命令」美國企業開始尋找中國以外的生產地,包括回流美國。川普宣稱:「我們不需要中國,坦白說,少了他們情況會好很多。」川普推文引爆市場恐慌氣氛,盤初在平盤遊走的美股掉頭向下,跌幅不斷擴大,道瓊工業指數終場大跌623.34點,跌幅2.37%,收在25628.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挫75.84點,跌幅2.59%,收在2847.11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239.62點,跌幅3%,收在7751.77點。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全面收黑,科技股大跌3.3%,表現淒慘,能源股也隨國際油價大跌而重挫3.4%。走勢與美中貿易戰走向密切連動的個股受創最深,蘋果公司(Apple)股價大跌4.6%,收在202.64美元。汽車股也受牽連,通用汽車(GM)與福特汽車(Ford Motor)分別下挫3.2%、3%。晶片股走勢低迷,費城半導體指數大跌4.36%,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下挫2.8%,超微(AMD)、輝達(NVIDIA)和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跌幅都超過4%。3大指數回吐前4個交易日漲幅,週線連4黑。道瓊指數本週下挫近1%,標普500指數下跌1.4%,那斯達克指數拉回1.8%。美股收盤後,川普再向金融市場拋震撼彈,透過推特宣布10月1日起,對2500億美元中國輸美貨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將從現行25%調高到30%;9月1日起另對3000億美元清單中部分貨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從原本宣布的10%調高到15%。8月以來,美中貿易戰因川普揚言對中國貨品加徵新一輪關稅急遽升溫。金融市場本週好不容易恢復平靜,零售業績暢旺,令原本憂心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的投資人安心不少,沒想到週末前夕局勢急轉直下,令市場措手不及。美股盤初,市場焦點幾乎全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發表的貨幣政策談話。鮑爾演講時提到,川普政府貿易政策引發不確定性,造成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美國製造業與資本支出疲弱,聯準會將依情勢發展採取行動,以維繫經濟擴張。這番話與日前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7月底例會紀錄大同小異,未造成金融市場太大波動。美中貿易戰火蔓延之際,投資人普遍預期聯準會9月中旬將再次降息,支撐美國經濟,但鮑爾未在演講中透露聯準會將降息的口風。不滿鮑爾未承諾積極降息的川普上午在推特發文,除批評中國不公平貿易作為,也再度將炮口對準聯準會與鮑爾。他宣稱聯準會「啥都沒做」,還拋出問題「鮑爾或習主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誰才是我們更大的敵人?」(編輯:徐睿承)1080824美中貿易戰川普提高中國關稅 美企業怨聲載道貿戰延燒 陸反擊 對美商品加稅與習近平撕破臉? 川普稱「敵人」川普祭黑名單 華為少賺100億美元處理貿易戰? 鮑爾:聯準會沒規則今日推薦影音______________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20賽季英超第3輪,曼城客戰3-1勝AFC伯恩茅斯,不敗之身緊追利物浦之後。兩隊在英超總共交手8次,曼城全勝,得失球比達到25-3,上賽季的兩回合,曼城分別以1-0和3-1獲勝。上半場,阿圭羅(Sergio Agüero)為藍月亮先拔頭籌,半場結束前斯特林(Raheem Sterling)為球隊擴大比分,隨後威爾森(Harry Wilson)自由球為伯恩茅斯扳回一城。下半場埃德森(Ederson)再次撲出對方近在咫尺的射門。第64分鐘,阿圭羅在亂戰中捅射,梅開二度,為球隊鎖定勝局,最終曼城3-1獲勝。數據方面,曼城控球率73%、7次射門4次射正進3球,效率超高。曼城主帥瓜迪奧拉(Pep Guardiola)賽後說:「這是一場艱苦的比賽,我們賽前就知道場面會是這樣。現在我們已拿到7分,原本應該全取9分的,但沒關係。」本賽季,斯特林3場聯賽中攻入5球,目前並列射手榜榜首。本場比賽,對曼城隊長大衛-席爾瓦(David Silva)來說,是相當有意義的,因為這是他代表藍月亮的第400場比賽,結果曼城的3個進球都和他有一定的關係。瓜迪奧拉談到席爾瓦,「他踢得非常好。在這種比賽中—對手的防守如此之深,留下的空間如此之少,席爾瓦踢得非常好。他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球員之一。」聯賽3輪踢完,曼城2勝1平、積7分,排名第2;伯恩茅積4分位列第10。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勝(化名)在18歲時迎來了一份沉重的成年禮「多囊腎」。阿勝父親是一名多囊腎患者,從囊腫疼痛到透析治療的辛苦都已經歷過了,所幸目前已經移植到新的腎臟,維持著新的生活,但這二分之一的機率阿勝卻沒能躲過。在阿勝18歲那年,父母告知了他這個家族遺傳的疾病;多囊腎病友阿勝開始注重健康飲食、運動、定期回診,為的就是希望能延緩惡化的時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去年6月,多囊腎新藥正式取得藥證,讓許多病患都再次燃起希望,但礙於治療的費用高昂又使病患再次的卻步,直到今年7月新藥正式通過健保給付,才真正的讓病患看到曙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人超過三十二萬人,需長期透析人數達八萬多人。而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俗稱泡泡腎或多囊腎)是最常見遺傳性腎臟疾病,大約每四百至一千個人中就有一位人患有此病。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有高達二分之一的遺傳機率,初期沒有明顯的徵狀,通常在20、30歲左右都不會感到不適,超過半數的在邁入40歲後腎功能開始急遽惡化。隨著囊泡的不斷增生,腎功能持續衰退,最終恐導致腎臟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多囊腎患者最為常見的症狀是腎臟出現許多囊泡而導致腎臟腫大,較嚴重者甚至可自行觸摸到腫塊、受其壓迫而造成腰部、腹部的痠痛、高血壓;而泌尿道系統常見的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泌尿道感染、尿道結石等。吳麥斯院長最後提醒,如家族有多囊腎疾病病史,應及早檢查追蹤,讓病情更有效控制,而病友在治療期間仍應特別注意,若有任何不適,都應即時和醫師討論,千萬不可輕忽。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職棒秘書長馮勝賢、前大聯盟球星王建民今天在美國少棒聖地威廉波特開球,紀念台灣參加威廉波特少棒賽五十週年。馮勝賢相隔卅一年重遊舊地,感覺「好像坐上時光機」。馮勝賢與中華隊教練王建民十二日起展開美國之行,兩個星期行程緊湊,走訪舊金山、波特蘭、芝加哥、曼菲斯、納希維爾、哥倫布、亞克朗、水牛城、威廉波特、奧古斯塔等十多個城市,訪問旅美球員,為十一月的世界十二強棒球賽準備。費城人小聯盟短期一A的廿歲投手林鋅杰主場就在威廉波特,今天晚間有比賽,馮勝賢與王建民趁白天訪問美國少棒聖地,參觀世界少棒錦標賽的主球場與博物館,並受邀為國際組冠軍賽開球。卅一年前,馮勝賢隨著台中市太平國小少棒隊在威廉波特比賽,拿下世界少棒錦標賽冠軍,台灣在當年締造少棒、青少棒、青棒都奪冠的「三冠王」佳績。馮勝賢說,相隔卅一年再踏上球場草皮,雖然設施改變很多,但是「球場上的感覺,跟當年完全一樣」。當年教練的一句話,好像迴盪在耳邊:「青少棒、青棒都拿到冠軍了,我們也要拚一個冠軍」。沒有打過威廉波特的王建民今天也一同開球,兩人這次美國行是為了十一月的世界十二強賽而來,主要目的有四:一是親自觀察旅美選手狀況;二是向旅美選手提出邀請,詢問參加世界十二強賽的意願;三是了解選手對於國家隊的後勤需求;最後是與球團建立溝通管道,提高中華職棒能見度。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去年強勢發力 C 端戰略以來,科大訊飛在消費者業務方面表現喜人,但挑戰猶在。B 端業務仍佔據營收的大頭,但重度依賴政府訂單和補貼。其深耕 20 年的智能語音市場,近年來也不斷面臨 BAT、獨角獸等勁敵的四面夾擊,且過度依賴政府訂單和補貼。轉型成為一個必須作出的自我生長的選擇,但稚嫩的 C 端業務顯然還需要時間培育。上半年業績增長迅速,股價卻逆勢下跌近日,科大訊飛公佈了 2019 年上半年的“成績單”。財報 顯示,2019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營收 42.28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1.72%;實現毛利 21.33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33.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9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45.0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3163 萬元,同比增長 56.61%;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7.46 億,比上年同期增長 9.26%。截至 2019 年上半年末,公司流動負債合計 57.06 億元,較期初減少 1.07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 11.69 億,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 22.7 億元。從營收、淨利潤等數據看,科大訊飛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迅速。財報指出,公司 2019 年上半年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業務擴展、銷售規模擴大,教育領域、智慧城市、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政法等業務增長。這份成績單還算亮眼,但科大訊飛的股價卻意外逆勢下跌。8 月 22 日,科大訊飛股價開盤下滑,截至收盤,科大訊飛收報 32.37 元,跌 0.62 元,跌幅 1.88%。財報中還談到了當前國際局勢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科大訊飛表示,其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技術全部是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核心技術並不受制於人。公司當前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消費者產品,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從短期業務影響來看,科大訊飛來源於美國的收入占比極少,2018 年來源於美國的收入占比僅為 0.01%。科大訊飛強調,當前國際局勢對其銷售收入的直接影響非常有限,即便美國擴大制裁的極端情況發生,也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To C 業務何時“能打”?目前為止,科大訊飛的轉型結果還不能下定論。自去年以來,科大訊飛一直積極倡導“To C+To B”雙輪驅動的戰略,向 C 端積極發力。據 2018 年年報,科大訊飛全年 TO C 營收 25.17 億,同比增長 96.54%,在整體營收中占比 31.8%;毛利 12.96 億,同比增長 70.77%,毛利占比 32.72%。本次財報中,C 端業務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 To C 業務營收 15.76 億,同比增長 45.45%;實現毛利 8.49 億,同比增長 41.92%;To C 業務在整體營收中占比 37.28%,毛利占比 39.79%。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科大訊飛的 To C 戰略已經有了實質性的成果,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收入增長主要受消費者業務帶動。今年上半年,以翻譯機為代表的智能硬件營收 49,291.39 萬元,同比增長 47.80%。具體到產品上,訊飛翻譯機是科大訊飛消費者業務的支柱性產品。它最早的版本發佈於 2016 年,之後陸續推出了 1.0、2.0、3.0 版本,平均每年都要疊代升級一次。在 6·18 期間,訊飛翻譯機 3.0 連續 18 天霸榜京東翻譯機品類銷售額第一, 且連續第三年獲得天貓 / 京東雙平台銷售額冠軍。2018 年,訊飛翻譯機賣出了 30 萬台,佔據品類銷售額 70%,品類份額第一。訊飛翻譯機劉慶峰更是成了訊飛翻譯機的“最強帶貨員”,走到哪就把訊飛翻譯機帶到哪兒。嘗到甜頭之後,除翻譯機外,科大訊飛又嘗試推出了一系列消費者業務產品線,包括,訊飛聽見 APP、聽見 M1、聽見智能會議系統、訊飛轉寫機、訊飛錄音筆、訊飛智能辦公本等,儼然打造出了一套“AI+ 辦公”的產品家族。進入 2019 年,科大訊飛繼續強勢加大在 C 端的佈局。在今年 5 月的新品發佈會上,科大訊飛接連推出了 6 款新產品,其中有 4 款都是面向 C 端市場的,分別是訊飛翻譯機 3.0、訊飛智能錄音筆、智能辦公本、學習機。首次推出的訊飛智能錄音筆 ,在今年 “京東紅六月”銷售中獲得京東錄音筆品類銷售額冠軍。儘管從數據上已經表現出了一些向好的信號,但業內普遍存在一些質疑:科大訊飛似乎沒有 C 端基因,轉型能否成功?C 端業務何時能成為主要的盈利增長引擎?船大難掉頭,這些都需要時間。但從資本市場的表現看,投資人顯然沒有那麼好的耐心。除了訊飛翻譯機,其他的智能硬件產品還處在探索階段,還遠遠不能成為拳頭型產品。而翻譯機也還沒有成為絶對的爆款,它能否在未來承擔起“能打、抗打”的責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工智能走向各個場景落地,商業模式創新是關鍵。在今年年度的新品發佈會上,科大訊飛輪值副總裁胡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談到了轉型 C 端的面臨的挑戰。他表示,科大訊飛的優勢在於源頭核心技術、系統創新,但在商業模式創新上,仍面臨著挑戰。當然,他也提到瞭解決辦法,他認為作為技術創新型的 AI 公司,科大訊飛要用互聯網思維來優化核心技術,來優化產品、疊代產品。BAT 圍剿值得注意的是,B 端業務目前仍然是科大訊飛營收的大頭。科大訊飛的 B 端業務主要包括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 AI 應用。財報顯示,教育產品和服務營收 97,875.76 萬元,同比增長 48.86%;政法業務營收 45,913.36 萬元,同比增長 31.58%;教學業務營收 6142.65 萬,同比增長 7.68%;信息工程實現營業收入 8.05 億元,同比增長 38.46%;政法業務實現營收 4.59 億元,同比增長 31.58%。智能硬件實現營業收入 4.93 億元,同比增長 47.8%;訊飛 開放平台落開發者數量目前達到 103 萬,實現營收 48,537.32 萬元,同比增長 55.73%。在長期賴以生存的 B 端業務上,科大訊飛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在行業人工智能方面,科大訊飛佈局的賽道眾多、但強弱明顯,其中在教育上的佈局是最強的,根基穩固,在醫療、司法領域等尚處於重點探索階段,絶對優勢還不明顯。科大訊飛以智能語音技術起家、已經在該領域深耕了 20 多年,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護城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已經成為常態,科大訊飛依託先發優勢和時間積累而構建的核心壁壘正面臨被“撕開口子”的風險。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等 AI 技術的發展,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的門檻已經降低,該領域不斷有新的創業公司崛起;另一方面,BAT 等科技巨頭憑藉資本優勢不斷拓寬自己的業務邊界,紛紛入局到智能語音領域中,將戰旗拉到了科大訊飛的腹地。以語音開放平台為例,最近幾年,BAT 等公司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語音開放平台,2017 年,百度發佈了 DuerOS 開放平台,騰訊推出了智能語音平台騰訊雲小微,阿里 AI Labs 有自己的 AliGenie 開放平台,AI 獨角獸思必馳推出了 DUI 全鏈路智能對話開放平台等。在智能家居(音箱)、智能車載產品等搭載的語音技術解決方案上,思必馳、雲知聲、搜狗均是科大訊飛的強勁對手。在這樣的情勢下,轉型就成了不得不作出的自我成長的選擇。B 端業務四面受敵,C 端業務尚且稚嫩,科大訊飛的 C 端之路還需且行且努力。不過,面對 BAT 的“包圍戰”,科大訊飛深耕 20 年築起的“城牆”也並非輕易可摧。在語音、語義、翻譯、邏輯推理等語音技術領域,科大訊飛的 AI 綜合能力屬於全球領先水平,在這些需要時間積累的強技術上,科大訊飛的先發優勢是 BAT 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為保持技術的領先性,科大訊飛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也很大,2019 年上半年,訊飛在研發投入為 12.44 億,同比增長 32.15% ,在研發投入和研發人才上持續加注。拋開政府補貼,科大訊飛“飛不動”?長期依賴政府補貼、盈利能力不足是科大訊飛一直以來揮之不去的質疑點。據財報數據,2019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獲得政府補助約 1.16 億元,占公司淨利潤比例達 61.37%。有數據統計,2018 年,科大訊飛共獲得政府補助總額 2.85 億元,占到了淨利潤的 52.58%。騰訊科技曾報導,其該年前半年的 1.3 億元利潤中,有 1.1 億來自補貼和投資收益,公司只創造了 2000 萬利潤。再往前追溯到 2016 年、2017 年,科大訊飛分別獲得政府補助 1.28 億元、0.77 億元。政府補貼在公司的淨利潤中一直較大比重,如果扣除掉政府補貼,科大訊飛每年的淨利潤僅有幾千萬,而在每年營收增速飛速的情況下,淨利潤增長一直沒有較大的突破。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上市公司,這樣的業績難免失色。作為國家扶持的人工智能創新平台,科大訊飛一直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及資金補貼。在其重點佈局的教育、政法、醫療、智慧城市等行業賽道中,有大部分的項目是來自政府、事業單位的訂單。何時能減少對政府補助的依賴、提高其自主盈利能力,於一片質疑聲中突圍,是科大訊飛必須要正視、且儘快解決的問題。未來,隨著消費者業務的全面推進而提供現金流,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或許會有進一步的改善。今年,是科大訊飛成立 20 週年,伴隨著這家老牌科技巨頭身上的壓力和挑戰依舊不小。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視劇《靈異街11號》播出後獲迴響,更揭開殯葬服務業的神秘面紗,鼓勵年輕人成為專業的送行者,今年暑期有兩位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學生至板橋殯儀館實習,穿梭在亡靈與生者哀慟間,努力為亡者及治喪家屬提供溫暖服務。「我很早就立志當送行者」來自嘉義的實習生林育民表示「阿嬤很疼我,我高中時她過世了,看著禮儀師幫忙辦後事,心裡感動又感謝,這是我起心動念想當禮儀師的初衷。」為此,他選讀相關科系並積極充實所需技能,目前已考取喪禮服務技術士乙、丙級證照。林育民說,「實習中參加新北市聯合海葬時,一位老阿嬤從追思會場就一直哭,搭船到海上骨灰拋灑後,回程時一直淚眼回望大海,深覺協助亡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意義重大,也讓我更堅定想踏入殯葬業。」實習生簡昊靚則說「實習一個多月,才瞭解實務跟理論差距,除了更瞭解政府所提供的殯葬服務、業者輔導與管理實務,以及治喪流程,讓自己更瞭解也確認未來職業選擇。」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校長謝楠楨表示,該校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結合生死教育、悲傷輔導、醫療諮商、自殺防治與殯葬服務課程,很多教學觀念都與未來殯葬服務關懷緊密關聯,藉由實習讓學生們瞭解新的殯葬知識與觀念,以及實務作法,對學生們未來就業有很大幫助。殯葬管理處長黃秀川指出,隨著殯葬業走向專業化,許多學校陸續成立生死領域相關科系,市府自107年起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合作,每年安排有意願的大學生至殯儀館實習,各項殯葬流程由殯儀館督導及專業人員帶領,助學生奠定相關職能基礎,也帶動殯葬服務業革新與年輕化。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興哲昨(24)日首破雄蛋,舉辦「你,好不好」巡迴演唱會高雄站,克服颱風與感冒安全下莊,而今(25)日迎來高雄站第二場,昨天他祭出李玖哲擔任嘉賓,「深情告白」對方,令人難忘。今天則是請來戲劇天后許瑋甯,兩人在台上一搭一唱,充滿歡笑。周興哲一連以3首歌〈Nobody but me〉、〈音樂快門〉、〈Let It Go〉揭開演唱會序幕,在演唱〈終於了解自由〉前,周興哲對歌迷說道,「我會保證你們的第一次非常難忘,第一次...你們永遠會記得好聽的歌曲。」讓歌迷情緒超嗨。而其中一個環節,是從買周邊的粉絲中,抽出幸運者上台與周興哲做近距離接觸,這次是抽到一名年輕女粉,周興哲準備了一支紅色玫瑰花當作禮物,不過該位粉絲似乎太緊張,都沒有與周興哲有互動。▲周興哲高雄站演唱會迎來第二日。(圖/星空飛騰提供)周興哲在演唱歌曲〈黏黏〉時,才唱了幾句,嘉賓許瑋甯就無預警登台,兩人一起合唱,引起歌迷騷動,合唱完後,周興哲開心的拱許瑋甯清唱歌曲,許瑋甯不假思索的說:「其實我自己有準備很多歌單。」周興哲失笑:「那我先離開一下?」而後許瑋甯演唱了一小段的徐佳瑩〈你敢不敢〉,唱畢後歌迷捧場表示好聽,許瑋甯龍心大悅的表示:「欸!我要當歌手!」周興哲也立刻答應要幫對方出單曲。▲許瑋甯擔任周興哲演唱會高雄站第二場嘉賓。(圖/星空飛騰提供)原以為許瑋甯演唱結束了,沒想到她自己加碼清唱了A-Lin的〈給我一個理由忘記〉,且唱好唱滿,可以說是反客為主,周興哲忍不住吐槽:「你真的把這當你的演唱會喔?我怕你要趕高鐵。」不過似乎擋不了已經開了嗓的許瑋甯,她回應:「其實我還有準備第三首。」隨後便帶來CoCo李玟的〈美麗笨女人〉,唱完才滿足離開舞台,周興哲送許瑋甯下台後,又無奈又好笑道:「還好她有高鐵票,不然不知道要唱到什麼時候。」▲周興哲高雄站演唱會迎來第二日。(圖/星空飛騰提供)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周興哲挺重感冒狂操 曬大肌肌寵粉 周興哲頂感冒熱舞嗨唱 「最愛的人」現身打氣 周興哲高雄站演唱會加場!呼籲粉絲別買黃牛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臺語戲看見日本歌舞伎與西方龐克精神!阮劇團跨國合作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即起至9月8日,在臺北水源劇場連演3個週末12場,以王禎和原著及電影劇本為改編基礎,訴說半世紀前故事,卻是當代臺灣人心聲,整齣戲歌舞滿載、節奏明快,融合女性視角、喜劇及歌舞元素,以歡暢節奏點綴人性深沈與殘酷,呈現小人物身處痛苦與羞恥,卻擁有活下去的堅強生命力,極寫實怪誕,讓人又哭又笑。舞台劇版《嫁妝一牛車》從臺灣鄉土文學經典出發,再創當代臺灣「新鄉土」,雖訴說過去1960年代臺灣底層人民的生存困境與心聲,卻在編劇巧思與歌舞戲劇的魔幻中,轉化為具有當代觀點的當代臺灣故事,貼合臺灣人的社會現況與所思所想。《嫁妝一牛車》由臺灣嘉義「阮劇團」與日本東京「流山兒★事務所」合作,上週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公演,這齣戲號稱富含臺灣精神的「21世紀臺灣龐克歌舞伎」,也是臺灣當代「新鄉土」的戲劇展示,場場爆滿、好評不斷,本週末移師臺北水源劇場連演3個週末12場。《嫁妝一牛車》製作陣容堅強,由日本地下小劇場導演流山兒祥執導,金鐘獎《通靈少女》共同編劇林孟寰改編,日本作曲家諏訪創與臺語編劇盧志杰合創臺語樂曲,雲門資深舞者王維銘、阮劇團當家花旦余品潔與11位新生代臺灣演員連袂熱演。王禎和小說《嫁妝一牛車》篇幅不長,卻以直透人心的犀利文筆,被譽為臺灣鄉土文學經典,描述臺灣1960年代,住在鄉村的貧窮男人「萬發」為了生存,在金錢不斷利誘與厄運的交相逼迫下,不得不接受「一妻侍二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卑微故事。《嫁妝一牛車》原著向世人提出叩問,如果人的生存失去尊嚴,要怎麼繼續活下去,當今臺灣人相較50年前,物質與經濟條件雖更優渥,卻同樣徘徊在生存與尊嚴,慾望與道德之間,故事雖久遠,卻離你我不遠。林孟寰表示,越沈重的故事,越要輕輕地訴說,《嫁妝一牛車》以原著故事為基底,加入喜劇及歌舞的元素,在歡暢的節奏中點綴人性深沈的脆弱及殘酷,這齣戲重新塑造男主角妻子「阿好」這個婚外情女子的內心世界,讓觀眾能反轉傳統的性別觀點,以女性視角去關照、重新挖掘這個故事,接近生命充滿無奈的稀微時刻。阮劇團團長汪兆謙表示,舞台劇版《嫁妝一牛車》除延續臺灣文學的鄉土精神,讓當代劇場與土地傳統對話,還鼓勵演員們前往雲林、嘉義見識參與農村工作,前往彰化親耳浸淫鹿港的生活腔口,讓演出更有說服力,讓戲劇與文化連結,擦撞屬於當代臺灣的「新鄉土」。《嫁妝一牛車》原著背景與日本導演流山兒祥成長的環境及年代相同,甚至女主角滿口花式臺語髒話卻充滿生命力的樣態也與他的母親相仿,也因此身為日本人卻對這段臺灣歷史及其生命力深感共鳴。導演流山兒祥將日本人做戲的嚴謹與歌舞伎的精神融入臺灣的臺語戲,讓《嫁妝一牛車》富含歌舞的跳耀繽紛,也以歌舞直指人性的深沉,觀眾面對這樣卑微、扭曲的底層小人物故事竟大笑著,轉瞬間卻又心酸地流下眼淚。劇末,演員在舞台上提問:「如果沒有了尊嚴,我們要如何活下去?」關於人性與生存的永恆提問,將隨著戲劇的落幕,跟著觀眾回到日常生活中。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即起至9月8日,在臺北水源劇場連演3個週末12場。(阮劇團提供)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訴說半世紀前故事,卻是當代臺灣人心。(阮劇團提供)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極寫實怪誕,讓人又哭又笑。 (阮劇團提供)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歌舞滿載、節奏明快,融合女性視角、喜劇及歌舞元素。 (阮劇團提供)臺語舞台劇《嫁妝一牛車》呈現小人物身處痛苦與羞恥,擁有堅強生命力。 (阮劇團提供)


ykuhfugu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